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党的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,深刻指出作风问题关系事业成败、影响发展大局,强调要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、纪律严明的队伍,确保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,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。这一重要指示,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态度和长远谋划,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深化党的建设、提升治理能力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重要指导。
作风问题关乎事业兴衰,直接体现着党的形象与担当。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知,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身边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。是脚踏实地、勤勉尽责,还是浮于表面、脱离实际?是心系民生、服务群众,还是敷衍塞责、忽视民意?这些具体表现,恰恰是衡量人心向背的重要标准。实践充分表明,良好的作风能够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,而作风不实则会损害信任、影响效率。高度重视作风建设,正是基于对执政规律和事业发展的深刻把握。
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永远没有休止符”。 这一论述深刻指出,作风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努力、不断深化的长期任务。它不可能一蹴而就,也不会一劳永逸。经过持续努力,通过严格落实相关规定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,整体风貌得到了显著提升,干群关系更加密切,赢得了各方的积极评价。但也要清醒认识到,旧问题可能有反复,新情况也会不断出现,决不能有丝毫松懈。必须树立常抓不懈的理念,保持韧劲,持之以恒,久久为功。
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、长效化,核心在于健全制度并确保其有效执行。要不断巩固现有成果,对可能出现的新形式、新动向保持关注,及时应对。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,强化制度约束力,确保权力规范透明运行。同时,要加强日常监督提醒,做到早发现、早纠正,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严肃处理,维护纪律的严肃性。更为基础的是,要加强思想教育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责任观、绩效观,自觉弘扬优良作风。
广大党员干部是践行良好作风的主体。每一位同志,特别是领导干部,都应深入学习领会相关指示精神,将持续改进作风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。要经常自我反思,对照职责使命,查找在思想、工作、作风上的差距。要坚持深入基层、联系群众,倾听真实声音,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,用扎实的工作成效赢得信任。要勇于负责,敢于担当,在挑战面前不退缩,以过硬的作风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。
当前,我们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,任务艰巨,责任重大。越是在这个时候,越需要锻造坚强的队伍,越需要锤炼扎实的作风。让我们以相关精神为指引,持续深化自身建设,不断提升能力素质,确保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,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,共同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。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