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0
0

【熊猫系统直播笔记】得阿姨者得天下:一场400人大课堂背后的经营哲学与实操细节

等级:1 级 熊猫系统
8天前 41

回顾从0到1的历程,刘老师认为,成功源于对初心的坚守:真诚地打磨产品,真诚地对待阿姨。在她看来,工具的价值在于将人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,更好地践行核心理念。“科技应该赋能人的温度,而不是取代它。熊猫系统帮助我们固化了一套高效且规范的服务流程,让我们能把‘阿姨是大客户’这句话,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操作细节里。

在本次由珠海宜和母婴创始人刘老师主讲的直播课程中,她系统性地分享了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成功组织“400人育婴师大课堂”的实战经验与底层逻辑。作为家政企业的经营者,理解并借鉴刘老师的运营理念与方法,将对提升公司竞争力、拓展业务规模具有重要价值。

刘老师强调,一切成功的根基在于“产品思维”。她指出,家政公司必须拥有具备差异化优势的核心产品,才能真正在市场中立足。她本人从育婴师培训切入,尤其注重“早教能力”的培养,在十年前就率先将绘本解读、游戏设计、观察记录、情商沟通等高端技能融入课程体系,使学员不仅具备基础育儿能力,更能为客户提供专业早教服务。这种深度聚焦、不断做深的“1米宽、万米深”产品策略,是她能够吸引高端客户、实现学员薪资从7000元跃升至16000元甚至25000元的关键。

在组织大型线下课堂方面,刘老师认为,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系统运营的结果。她特别指出,异地组织400人课堂的核心前提是“品牌影响力+产品号召力”,而这背后是对“阿姨即大客户”理念的深度践行。她坚持认为,服务好阿姨,就是服务好公司的根本。只有让阿姨感受到被尊重、被支持、被赋能,她们才会成为公司最忠实的传播者与业务推动者。

在具体执行层面,刘老师分享了“公域引流+私域闭环”的系统打法。在私域运营中,朋友圈发布不是简单通知,而是有计划、有节奏的“价值传递”。她通过提前一个月部署,以四个关键节点——活动前一个月、前20天、倒计时7天、活动前一天——层层递进地发布内容,每一轮都强调参与的价值感、稀缺性与紧迫感。朋友圈文案注重用户视角,评论区也作为补充信息与促单的重要阵地。私信沟通则强调“个性化”与“梦想规划”,针对每位阿姨的具体情况,为其描绘职业上升路径,激发参与意愿。

在公域层面,她通过抖音、视频号等内容平台持续输出专业内容,吸引精准粉丝。但她特别提醒,自媒体只是“放大器”,如果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,盲目投入自媒体是无效的。她本人正是在疫情期间凭借扎实的产品基础,才在线上实现爆发式增长。

当流量进入私域后,刘老师通过“群裂变”实现用户规模的扩大。她设计了多层级社群体系:从引流群到快闪群,再到分会场群、小组带教群,最终导向学员成交群。在裂变过程中,她不仅提供“资料领取”等实际利益,更通过“树立标杆”“红包激励”“荣誉海报”等方式激发阿姨的参与感和传播动力。

线下活动的成败,还依赖于精细化的会务管理与流程把控。刘老师将活动视为一个项目来运营,从场地选择、伴手礼准备、人员分组、现场流程、讲师安排到会后跟进,每一环节都设定明确的责任人与时间节点,并配合奖惩机制确保执行到位。她特别指出,一场400人活动的成本约在10万元左右,若没有强产品力与高转化能力作为支撑,很难实现盈利。

最后,刘老师延伸至企业管理的深层思考。她认为,员工的“内驱力”不是靠管控得来,而是通过科学的薪酬设计与激励机制激发。她提倡“薪”与“酬”并重,既要保障物质回报,也要赋予精神认可与成长空间。她也坦言,创业过程充满挑战,管理者需具备开放心态,接受员工成长甚至成为竞争对手的可能性,并视其为组织生命力的体现。

整场课程贯穿了刘老师对家政行业的深刻洞察:唯有回归产品本质,真诚服务阿姨,建立系统化运营能力,并持续修炼内功,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护城河,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与突破。她的经验为同行提供了一条可借鉴、可落地的成长路径,值得每一位家政创业者深思与实践。
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!

最新回复 (0)

    暂无评论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