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0
0

佛法最重要的是“信、解、行、证”;信解行证与六波罗蜜的对应

等级:3 级 灵山珍宝
5天前 11

学佛就像读书一样,从最简单的开始学,由易到难,由浅到深,学到后面你们学的东西就越来越多,得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。从简单到复杂就是让你们明白,从1到2它是如何变成2,让你们知道它如何叠加计算而得到这个结果,如果一开始就让你们学复杂的,或者学高深的东西,你们根本理解不了。就好比,你要建一栋房子,你连地基都不想打,就直接想把房子建起来,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这种异想天开的捷径行不通,你们必须从打基础开始,一步步地修行,才能达到开悟的境界。修行中的悟性非常重要,这是师父一再跟你们敲黑板讲的重点,因为佛法你们听懂表面的意思,实际上没有真正悟透里面的含义。没有经过体证获得这个道理,你还是不能算真正地理解佛法,只能说是“知道”。知道佛理,实际上没有做到,没有通过践行,你所理解的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佛理。

 

师父举个例子,你今天想做一道平时没有做过的菜,你去找教材学习,教材上把所有的配料讲得清清楚楚,连一勺酱油、半勺糖都告诉你了,你一看这么简单,对不对啊?你去按照教材上面一步一步做,结果做出来的味道跟人家教材上讲的不一样。同样的食材、同样的配料,为什么人家做的色香味俱全,而你做出来的跟人家的完全不一样?这就是你眼睛看懂了,但你不一定能真正把它的味道做出来。因为“懂”是表面的知道,而“悟”则是实质性的完全通了、理解了、体悟到了。所以知道不代表你就懂了,懂了不代表你就开悟了。就像你们打电话问师父问题,师父告诉你该怎么超度灵性,最后问你们听懂了没有?你说“听懂了”,你知道该怎么做了,但是你没有实实在在去做,最后还是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,你们听懂了吗?

 

所以佛法最重要的是“信、解、行、证”,这四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的。修行佛法第一步就是“信”,净信、深信,你有信仰佛法的心,还要增加对佛法的净信心,有了净信心,你才能更深一步深信佛法。

 

第一步对后面三步非常重要,首先是“信”,信仰有很多种,其中很多人分不清楚什么是迷信,什么是正信?有一种人只知道磕头,信得很虔诚,信得很入迷,这叫迷信。迷信比不信又好一点,因为虽然他信得痴迷,但总归还是有信仰的,至少宗教劝善止恶的观念深植心中,他有信仰就不会为非作歹、作奸犯科。

 

心灵法门是正信的法门,我们信仰的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,我们依止的是佛的教法,用八正道修行佛道:正念、正见、正业、正语、正命、正定、正思维、正精进。我们把佛教的教义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以善为根本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

 

净信佛法,深信佛法,有了第一步做基础,你们就能进行第二步——“解”,解就是理解、慧解。理解就是通过理解佛法、正解佛法而获得佛的智慧;慧解就是通过佛法让自己解脱生死。第三步就是“行”,行在我们佛法界,它的意思很广,从字面上讲就是践行,就是实实在在去做出来,我们把佛教的理论践行出来。

 

师父今天延深一点,你们要用心听了(掌声)。六波罗蜜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这六度其实就是我们学佛过程中要修的。师父前面讲了,净信佛法后,你们很多人开始修第一步“布施”。布施菩提心;学习放生,放生也是财布施中的一种;度人,布施慈悲心;做功德,功德里面有很多种,比如供养菩萨、供花、供果、供油、供水,这都属于供养菩萨;助印经书等等,这里面涵盖了很多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布施对应了“信、解、行、证”中的“行”,你们在行啊。

 

你们在做着跟修行有关的事情,在践行的过程中,你们会遇到各种善缘和恶缘,因为在人间善恶缘分是交叉的,简单地来说,有善的缘分就会有恶的缘分。在这个过程中,就会同时有两个方面来对你们进行考验和磨炼:持戒、忍辱。在修行中要持戒,戒能长养一切诸善根,所以要守戒、持戒。遇到恶缘要忍辱,人家侮辱你、诽谤你,要修忍辱,这个过程有可能要用五年、八年让自己通过。有的人用一辈子才能通过;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通不过,这就是要靠自己的恒心毅力来修啊。

 

你们学佛了,对戒律无所谓,那么在“信、解、行、证”这里你就会停止不进,卡在这里了,永远跨越不了这一步,你就无法体悟更深的如来实相。其实在这一步,很多人最难跨越的就是忍辱。比如这几年环境的变化,菩萨已经对你们进行种种的考验,环境是修心方面最好历练的对境,然而很多人跨越不了(掌声),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很多人不能精进的原因。六度万行,不是念几张小房子就叫精进,不是念几部经文就叫精进,真正的精进是行于心。所以佛法一边修,一边悟,就是一边修行一边悟道,才能达到禅定的境界(掌声)。禅定生般若,般若对应的就是"信、解、行、证”的“证”,有了般若不就证到了?证道了不就有般若了?这是相辅相成的,你们要懂佛法是互为印证的。因为今天是弟子开示,师父讲得稍微深一点,也算是对弟子们进行辅导,希望你们多体悟这里面的含义。(掌声)

 

那么最后,师父告诉你们六度波罗蜜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这里面是有次第的。这个次第以最基础的到最无上的,不要看简单的几步,有些人一辈子跨越不了持戒和忍辱这两步,更不要谈精进。佛法深不可译,要多用心体悟。跨越了前面两步,到了精进的阶段,你们才算是进入修行的阶段。精进不懈,方证菩提,禅定修心,般若自生。(掌声)

 

1948年,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主题为“成功秘诀”的讲座,邀请丘吉尔前来演讲。演讲的那一天会场上人山人海,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到齐了。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鸣般的掌声,说:“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:第一个是,决不放弃!第二个是,决不、决不放弃!第三个是,决不、决不、决不放弃!我的演讲结束了。”说完他就走下了讲台。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,突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,掌声经久不息。

 

我们很多时候,认为做一个事情很容易,但是能够把这个事情坚持到最后却很难,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失败的人比成功的人多的原因。选择修行很容易,但是能把修行一直坚持到最后,需要坚强的决心和毅力,有决心没有毅力也不行,有毅力没有决心更不行,所以这两种心需要同时拥有,才能把一个事情做成功。修行者多如牛毛,得道者少之又少,从修行到得道,很多人没有成功的原因就是在这期间,他们缺少了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啊。

——20240708悉尼法&音法&会“弟子开&示”开&示


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,

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,

感恩南无弥勒佛,

感恩南无大悲普光功德山佛,嗡吒哩嗦诃吽。

感恩诸佛菩萨及诸天善神。

感恩有缘的您一起共沐佛光,同沾法益,

最新回复 (0)

    暂无评论
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!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