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佛学文化
- 外执终虚妄 内证见真如 2025年09月18日
学佛不要做口头佛,口头佛就是嘴上功夫,没有实际行动。一说到放生他也跟着放,可是一旦碰到事情时,他一样会瞋恨,这个就是假慈悲。真慈悲是心不起瞋怒,他是发自内心的慈悲,“不就是这么点事情”,就是再大的事情,真正有慈悲心的人,他是情愿自己吃亏也不会让别人吃亏。你们听懂了没有?所以修心这个功夫在内不在外,心里真慈悲,嘴巴上不会讲出来,他会用行动证明;没有真功夫的人,他就是耍嘴皮子。所以,你们这些弟子在师父面前要老实一点。师父经常鼓励你们内证,就是让你们自我提升。你天天把境界挂在嘴边,你是真的没有境界啊,因为真正懂得自我觉悟的人,对境界也不会执著。什么境界啊?要什么境界?修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。
人的脑子、思维要靠自己开发。就像现在搞科研的人,他们不断地开发新的东西,今年开发出这个,明年还要开发别的东西。我们人的脑子也是这样啊,每天都要自我开发智慧,你的脑子才不会停在那里。有的人二十多岁的时候,你看不出来他有什么才智,三十多岁以后,你再跟他接触,你发现他变了,他的情商、智商都比原来高很多,这就是他的脑子在增智——增长智慧,所以他在三十多岁时就成功了。
师父告诉你们,我们人的智力有无限的潜能,犹如手机,它里面有很多你们没有触及到的功能。比如师父说我们人的智慧,智慧是人本自具足的,只不过没有被你开发出来。师父举个简单的例子,你前世是个书生,写得一手好字,因为转世,你忘了自己在前世就能写出一手好的毛笔字。你现在写不出来不是你不会,是你的大脑封闭了你的记忆,假如这个记忆重现,你拿着毛笔就能写出一幅好字。智慧也是如此,在你没有把它开发出来前,你就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(本自具足的智慧被封存在脑子里,要启发、要激发出来才能为你所用)。小孩子一生下来也不会讲话,他们是跟着妈妈一天天地学,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开口说话,你不教他讲话,他以为是自己原本就不会说话。你们明白了吗?
佛法每天学完以后,要把它记在脑子里,再融入到心里,运用在现实中。很多佛法师父讲给你们听,里面的真谛就是靠你自己证悟,听完理论不运用出来,它只是佛法理论。犹如当年佛陀教导身边的弟子,告诉大家什么是八正道,佛陀的弟子们在现实中应用出来后,他们才明白里面的含义。师父现在同样用这个方法,师父对你们的慈悲,就是告诉你们智慧不可靠问而得到。所以我现在回答你们问题,我会反过来让你们自己想想,让你自己动动脑子去思考。你讲错了,至少你当下思考了,即便思考得不对,你讲得也不对,师父导正你、加深你的印象时,就是在帮助你增长智慧;如果你讲对了,说明你对佛法理解到了,总比你一点脑子都不动要强很多吧。就像有些弟子,他一开口就问师父:“师父,我这个事情应该怎么祈求?”他就是不肯动脑筋啊。你们想一想,你要跟菩萨求一个事情,你连祈求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讲,你告诉师父,你拿的是什么心来跟菩萨讲?你没有用虔诚的心去祈求,你能求得灵验吗?你能求得到吗?“我为什么求这么久还不灵验?”问问你自己,你用的什么心在祈求呢?很多人只知道等结果,他从来不关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起心动念,这就是个问题。师父为什么每次一求就灵验?因为师父的心跟你们不同,菩萨知道师父的心,他就像一位母亲一样,时刻理解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。
佛法不离世间觉,真正要觉悟的人不会离开世间,要常与众生融入在一起。经常看到众生的苦、看到他人的不易,你就会鞭策鼓励自己早日出离轮回,并且用菩萨心感化他们,让他们也明白离苦的真谛。最没出息的人,是跟老公、老婆吵架后,他想到要出家,想到要清修,想要找一个清净的地方,这看似是在让自己解脱,实则是他在逃避现实生活、逃避他的人生。你们如果有这样的想法,师父情愿少收弟子,我都不要这种没出息的人做弟子。你们要记住:自心清净是从心里修出来的,不是逃避出来的。逃避出来的清净是假清净,他就算人跑到寺院里出家,他的心还在红尘中、还在他的家人身上,如此修法,再修十几年他还是不能解脱。
佛法界讲自在解脱,自在就是你的心要先得到自在,心自在了,你这个人才算是解脱。心中有束缚,对父母牵挂,对孩子放不下,对先生、对老婆感情纠葛,你说你的心能自在吗?心既不自在,你又何来的解脱呢?师父今天跟你们讲的是佛理,也是人生哲理。跟着师父学佛,要明白佛法义理,你才懂得在人间的生存之道。
莲&花&童*子师父
2025年09月18日
返回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