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0
0

证佛果 明心性

等级:3 级 灵山珍宝
15天前 33

元明觉,就是把自心本性中光明的、本觉的、本来的、自觉的“元”(就是我们本来拥有的自性光明、不生不灭的自性)好好地运用起来。得到元明觉,首先要控制好自己自心的杂念和烦恼。每一个人每一天都会有烦恼,那么怎样把烦恼去除?首先要沉淀烦恼。就像一杯茶,茶叶都漂在上面,慢慢等它沉淀下去,那么这个茶杯就非常清净了,这就是好茶叶。然后慢慢地明心见性。我刚刚跟大家讲“觉”“元”,实际上本性的圆满、觉悟和明心见性,都是一起的。当你能够拥有自性、本性、本来的觉悟,来明心见性,你就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不生不灭的,因为没有生长出来,也没有灭除。懂得了这个学佛的基本法则,那么基本的学佛概念和理念你就基本上掌握了,这就是学佛的第一步,佛法界讲就是“因地心”。什么叫“因地心”?就是无生无灭心。到了人间,没有很多的欲望,本来就没有欲望,生出了很多欲望,到最后这些欲望也会消除,那最后还是像没有生出来一样,这就是本觉的初始心,叫“因地心”,因此而产生的因地心,就是无生无灭。我们到了人间,我们一切得到的和失去的,其实没有生出过,也没有消灭过。

 

学佛把准方向最重要,因为这个因地心你懂了,那么你每一天行、住、坐、卧,每一天在人间做事情,就会顺着菩萨的心来做,就是无生无灭——没有生出这种心,也不需要去灭掉这种心,这样就不会去做“人”了。很多人做人做得很好,都是假心假意,他没有他本身的那种内在的自然的自性光明的本觉。学佛人不管是吃饭、行、住、坐、卧,哪怕去交朋友、做功德,心一定要保持清明、光明,一些假的话语,会对修心产生不利的影响。很多人一辈子修心是修给别人看的,不是自己真的在修,“你看我修心,你看我现在觉悟多高”,一点儿用都没有,因为因地就是“因缘”——也就是你要解脱的因缘,你没有好好地去实践它。你这个缘分来了,学佛的缘分或者做人的缘分到了,你没有好好地去圆成正果,就是没有真正懂得怎样圆成正果地去修证。师父要举例子给大家听,比方说,做一件事情总是有一个报应吧,你不懂得报应,对人家不好,那么人家就对你不好,这叫因果。有的人去年曾经对人家不好,人家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”,可能过几年之后,他哪一天找到机会对你不好,你还不知道是因为你多少年之前曾经造下的因。你在因地上没有理解它的“觉”和“明”,那怎么能够修成正果?所以真正修成正果的人,是在因地上,就是在因缘果报上一点一滴都不犯错。哪怕今天讲一句话,在别人重要讲话的时候,比方说一个老板在讲话,你在很重要的时候咳嗽一下,不管是真的假的,到时候大家都笑了,那你已经造了这个因,你可能很快就被老板开除了。你说“为什么?我咳嗽不可以啊?”就是不可以,因为你在这个缘分上造了这个因。

 

证佛果就是明心见性,就是懂得什么该做、什么不该做。所以要证得菩萨的果位很难,你要证得罗汉的果位都很难;你要想下辈子做一个人、不进地狱的话,你至少要先守五戒。本师释迦牟尼佛已经用佛法教导、教育了我们:“如澄浊水,贮于静器”。“如澄浊水”,就是污浊的水要把它澄清,我们到人间来有五浊恶世,要把它澄清;“贮于静器”,放在一个安静的容器里面;然后“静深不动”,就是如如不动;“沙土自沉”,就是人身上的烦恼、业障慢慢就会自己沉下去;那么“清水现前”,明心见性了。佛陀教导我们的佛法就是:非常污浊的水,让我们要在安静的环境中“静深不动”,如如不动;然后“沙土自沉”,慢慢地就会把杂念、烦恼都去除;“清水现前”,这个清水就是你的本性和良心。很多人为什么有本性、良心?能够理解别人就有本性、良心;能够让自己如如不动,就有这个功能。

 

“名为初伏客尘烦恼”,“名为初伏”就是最初的降伏,一个人学佛一定要懂得“初伏客尘烦恼”。这就是说,如果你能深深地“静深不动,沙土自沉”,你才能“初伏客尘”,就是最初地降伏人间红尘的烦恼。清净是怎么来的?清净是自己“静深不动”。一个人能够安静,他就变得很美丽;一个人整天地烦恼、整天地满脑子杂念,他就变得非常地肮脏,就不要说他美丽了,肯定形象也会受损。我们本来原始本性中,怎样把清净心修出来?要静。安静能得智慧,静能生慧。所有修持的道理佛陀都告诉我们了,佛陀让我们懂得怎样学会安静,这就是为什么佛法中有meditation(打坐),就是沉淀,让自己深静,非常深的安静。

 

——202059日 视频开&示 第六十三集 证佛果 明心性

最新回复 (0)

    暂无评论
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!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