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父教你们如何在心里判断一个事情是否如法。当你要做某件事情,要先问问你的良心是否踏实。如果这件事让你心里不踏实,内心不安,那你就先不要去做,尤其是在你不确定它如不如法的情况下,先不要盲目去做它。我们常说消业不易,增长业障往往就在一念之间,何况是不如法的行为会让你业上加孽。不该你想的,你在脑子里想了,行为上还做出来了,这个业障更严重。有些事不确定会不会给你的修行带来阻碍,或其他方面的麻烦,你最好是三思而后行。“三思”就是让你深思熟虑,要么找一个比你有智慧的人问一问,但一定要记住,不能找跟你差不多水平的人。你找跟你差不多的人,听取了他的意见,原本你还在犹豫中,结果他说:“没事,可以做。”你听了他的话,听了他的意见,“啪”,你就去把那个事情做了,最后出了问题,或者因为那个事情让你有了业障,最后你跑来告诉师父:“师父,我本来也没想去做的,都是那个人说可以做。”你们是三岁的小孩子吗?你们学佛要多长智慧,多消业障,不是多长业障、多长愚痴啊。在如法与不如法之间,有智慧的人会想办法给自己多积累功德。如法学佛、如法修行,这个本身就已经有功德了。愚痴的人会因为无明造诸多恶业,学佛不如法、修行不如法,这本身就已经有业障了。
你们知道功德身是怎么修来的?是用善念、正念啊。孽障之身又是怎么来的?是用恶念、邪念。所以,天堂和地狱就是一念之间。众生皆苦,这些苦实际上是在无始劫种下的。我们看到这个人苦,那个人苦,千般人千般苦,万般人万般苦,苦苦皆不同。每个人的苦都不是相同的,但每个人的苦又都是相同的,那就是同一种感觉——做人苦啊。
我们学佛就是在自我拔苦,把身上的苦难拔除掉。要拔除苦难一定要如法学佛修行,大家听懂了吗?如法修行是在积累功德,不如法的修行就是在造业。有些学佛人在如法与不如法之间,他们因为怕有业障,所以他情愿谨慎一点,以免在修行的过程中增长业障,这是比较聪明的人。还有一种人在如法与不如法之间,他会因为无明,却又抱着侥幸的心理,结果做出来以后是不如法的,这个时候再后悔已经晚了,业障已经有了。当然,有的人后知后觉都没有,没有觉知不等于没有业障,不等于没有因果,这个业障会在他日后某个时间报在他身上。师父要跟你们讲的是,众生所感受到的苦,其实是他们曾经的业,这些业到一定的时候就像果实一样成熟了。所以不同的苦就像我们在现实中体会到的酸甜苦辣咸,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啊。
莲花童子师父
2025年11月13日
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,
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,
感恩南无弥勒佛,
感恩南无大悲普光功德山佛,嗡吒哩嗦诃吽。
感恩诸佛菩萨及诸天善神。
感恩有缘的您一起共沐佛光,同沾法益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