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0
0

大道至简

等级:9 级 灵山珍宝
11天前 71

人不学佛什么都不知道,学了佛才知道,原来做人还有很多东西要学,有很多佛理要了解,你不了解佛理,不懂因果,就会被因果所累。就像一个人来到人间,他要遵守人间法律,不遵守法律最后就会触犯法律。你们不懂因果,就会做出违背因果的事情。你们在人道要悟佛道,悟透佛道最后才能入天道。这个(佛)道是心,心要通佛法,佛法是一通百通,你能领悟透一个法门,你把它学透学明白,悟透(懂)它的精华,就是佛说的一法通万法。这个法想修得通,就要用心,心中有心力,你要靠心力来领悟佛说的正法。

 

人愚痴就是因为没有智慧,这个智慧是通过对佛法的领悟而产生的。法通道通,你们心中的法通了,你们心中的道就修通了。所以一门精进很重要,一门精进是给你们奠定修行的基础。你们很多人修了一辈子,连自己的心都修不通,你怎么让心中这个道修通?心通则道通啊,这还不懂?这个道指的是法,万法归一,这个一指的是心,心念归一,念念无念,最后归空,空则道生,大道至简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人越简单越容易修,越想得多,越难得道。

 

在这个世界上要懂得,世界上一切都是虚空无常的,只是一个过程。清醒的人对人间的事物不会太较真,但人总是喜欢越想越多,越想多心里越难过,越觉得复杂,你的心就越累。有的时候,糊涂的人心事少,简单的人能够得到人生的真谛,这就叫大道至简。

 

其实快乐很简单,不贪,不求,不瞋,不执著。要懂得,在这个世界上,金钱能买到娱乐,但是买不到快乐;能买到爱情,但是买不到亲情;能买到药品,买不到健康。有了名利,不代表就没有烦恼,有了金钱,不代表没有痛苦。所以我们要学会看淡世间名利,从内心获取最简单的快乐。

 

观因不空,观果皆因无明,人生何所求,求来求去,最后一场空。人生何所苦,执著名利陷痛苦,人生何所攀,攀来比去烦恼多。

 

心中无碍的人,他拥有自在心,自在心是修出来的。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在心,说明他对这个世间能看破、放下,知道眼前拥有的只是一时的,他不会去执着人间的一切。无碍即得智,听得懂吗?因为心中没有罣碍,没有牵绊,他的心非常自在,非常安乐。一个人的心中拥有自在安乐,他一定是对佛法有深入的理解和认知,自在心是修出来的。心中有罣碍的人,实际上就是没有佛法智慧,他会对人间很多人和事物放不下,其实这种人活得很累,他整天牵挂这个人,牵挂那个事物,他的心里从来没有空过,他也静不下来。一个人常常被人间的事情所牵绊,其实也是业障重的一种体现。

 

看不破,放不下,本身就是你对佛法的不究竟,字通义不通,佛理佛义一无所知,你只停留在佛法的表面,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大道至简,更不懂得通过佛法来解脱心灵,讲到底就是没有佛法智慧。佛法即是活法,有的人把佛法运用到生活中,让自己身心自在,这就是佛法善用,在生活中修行佛法,才能体悟到佛法的真谛,得自在心。而有些人不懂得善用佛法,听完看完,佛法还是佛法,他还是他,遇到事情,他不懂用佛法上的智慧解决人间的问题,遇到牵绊他就无奈了,他完全不懂得运用佛法,你说他学到了什么?无碍即得自在心啊,心中没有罣碍,就拥有了自在心。无碍即得智,心中没有罣碍,就会拥有佛法智慧。

 

要真修实修,有些人心又不在佛法上,这种人能修得好的?不要欺骗自己的本性,不要伤害自己的慧命,无心修法不得证,你没有用真心修行佛法,你最终不得证悟,你证悟不了,你就浪费了自己的时间。学佛人要让自己的心从凡尘中解脱出来,假修的人骗的是自己的慧命,损失的是自己。

 

学佛修心一定要谦卑,不能自命清高,不能自以为是,不能贡高我慢,要知道天外有天,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。有的人学了几年佛法,学到了一点皮毛,就以为自己很懂佛法,我慢心出来了,轻视他人,自以为是。

 

“大道至简修无我”就是在这个佛法的佛道上要修无我。就是从这个佛道上面去修,修掉人间的假我,修出自己的真我,然后再修到无我,这是一个次第,一个境界一个境界地往上面提升,就是你们已经走在佛道上面了,那你们肯定要把自己人间的假我修掉,一个自我修掉。然后把真我修出来,最后体现的是一个什么?是无我。因为在佛道上你总归是要把自己个人的东西要修掉,最后展现的是一个无我。佛道上为什么菩萨成菩萨了,佛修成佛了,最后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?是无我的。

 

“大道至简,悟在天成。” 悟在天成,就是告诉你们,学佛人要不断地学习佛法,才能开悟宇宙真谛。“天”就是宇宙,“成”指的是道,“大道至简”,意思就是从修佛道开始,就要学会把你的人生变得越来越简单,越简单,你就越容易开悟佛法。“大道至简,悟在天成”,你的人生越来越简单,你的佛道就越修越近。用简单的心修最深的佛道,至简智得,你越简单,就越容易得到,听懂了吗?执著的修行人是不可能开悟的。你要开悟、要解脱,一定要放下,修掉内心的执著。

 

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”

“依教奉行,以戒为师。”奉行这两条戒律就是大道至简。

——弥勒源头 


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,

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,

感恩南无弥勒佛,

感恩南无大悲普光功德山佛,嗡吒哩嗦诃吽。

感恩诸佛菩萨及诸天善神。

感恩有缘的您一起共沐佛光,同沾法益,
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!

最新回复 (1)
  • 等级:9 级 灵山珍宝 楼主 11天前
    0 2

    “道不悟不成”
    学佛修行的人开悟才能得道,
    学佛要开悟,你开悟了,你的佛道就通了;
    你不开悟佛法,长时间处于消业的阶段,你的境界就不能更快地提升。

    人跟人之间的关系,一方面是你的品德,一方面是你会不会做人。
    品德就是别人相信他的基石。
    “信”是我们做人的基石,“人无信不立”。

    做人都要讲信用的,你说出去的话就相当于给自己建立让人相信的人设。菩萨也有人设,那就是慈悲,信奉菩萨的人都知道菩萨很慈悲,而这个慈悲不是菩萨自己讲出来的,是你们大家亲自感受到了,你感受到了菩萨的慈悲,所以你就更加地相信菩萨。菩萨不需要立人设,菩萨只会默默地帮助众生,所以菩萨是“千处祈求千处应”。你有事情求菩萨,菩萨慈悲帮助你圆了心中的愿望,你知道这是菩萨在帮你,你的心感受到了菩萨的慈悲,这叫信基。没有信基的人,他会把这种情况归于他的能力,认为是他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弄好了。我为什么一开始就讲,人不要盲目地清高?清高是一种不可一世的心态,他就认为自己很牛,他没有认清自己。在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人,佛法没有学到多少,但傲骄的心理让他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。

    要知道你们在修行,不是跟别人比这个、攀那个,要用正信正念学佛修行,学习佛菩萨的品德,让自己做人间佛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