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法皆从心生,心无所生,法无所住。若达心地所作不碍,非遇上根,宜慎辞哉。”
禅道有一个重要的特性,是什么?就是不可言喻性。因为禅道就是说,任何事情你不要去把它讲,因为讲出来都会变的,你就是讲对了它也会变,你讲得不对它也会变,所以不可言喻就是不可喻言,不要去讲。所以禅道就是以内心战胜了和超越了自己的理解。你看看禅宗,它主要是心理活动,它非逻辑性,非对象性,它没有逻辑的。禅宗是风又是雨,是动又是静,对不对?它超越时空,时间和空间的一种直觉观照,很厉害的,它是一种通感的体验。什么叫通感体验?就是我认为当时是怎么样情况,我心里明白,我知道了,但是我不讲,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潜意识,就是不能拿到的一种意识。你得到了它,又好像没有得到它,就是一个人的内心的精神存在。
(禅宗)叫你们认为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你看到的东西是由你的心造成的,所有的佛法就是你的意识造成的,你们现在所有的正确的意识全部都是法,佛法。师父现在跟你们讲的“众善奉行,诸恶莫作”就是法,肯定是对的意识。
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,不恒在,就是永远不会长久。
最主要你的根,你怎么样的本性,本根要正。
去妄存真。因为每个人心都会有一个自由的本心,这就是禅宗里面讲的,拂尘看净,实际上就是把你心中那些烦恼杂念,扫干净,去除你的烦恼。
只是一个境界而已。
以心传心。自性常明,印证佛法。印证佛心。
我们心灵法门里边有禅宗的,让你们理解,理解人生,就是禅定。
——2020 年 2 月 12 日《白话佛法》广播讲座第十七集 怀让禅师的故事(下)禅宗经典
不见性者,不信佛法。
若见性者,号之为佛。
识佛之人,方能信入。也就是说认识佛的人才能相信、才能进入佛的境界。
佛不远人,而人远佛。
佛是心作。
迷人向文字中求,悟人向心而觉。所以学佛迷惑的人他从文字当中去学,文字上都说,“佛法讲,第几条……”他从文字当中去求。因为任何的文字佛菩萨是根据当时的环境、地理、人物来讲的。而他就利用佛菩萨曾经讲过的这句话拿到这里来用。如果师父在素菜馆里讲了一句话,你们给记下来了,我一看这么多菜,我说“哎呀,看了就饱了”,好了,你们大家都去学吧,师父曾经讲了“看了就饱了”,大家都去一看就饱了。不能以文字来取意,如果以文字那就是迷惑,所以真正学佛的人心要活,有一句话叫活学活用,经常在文字当中去钻研的人就容易迷惑。“悟人向心而觉”,觉悟的人是由内心去找到自己的觉悟的,因为你的心里觉悟了,你才是真正的觉悟,而不是表面上的觉悟。
迷人修因待果,悟人了无心相。
——《白话佛法》第六册 35、无相无名 空性了然
大家知道佛陀的教法为什么能从2500多年前传到现在,还在源源不断地利益着世间的众生?佛陀住世讲法是不立文字的,就是没有文字记录,全靠身边弟子们用心记、用脑子记,并每天践行着佛陀讲的教义。所以佛陀住世期间,身边已经有不少的弟子开悟证果。这些开悟的弟子依然围绕在佛陀的身边,希望自己能继续提升修行的道果。开悟证果离不开精进修行的心,你们大家在末法时期如果能像佛陀的那些弟子一样,有着坚定求正法的决心,你们就不会迷惑颠倒。人的心看不破虚幻的世间,实际上就是自障其心。师父现在用浅显的白话讲出佛经上的深奥义理,你们要努力让自己开悟,菩萨给我们这么多法宝,就是为了让我们在人间更好地修行。
佛陀涅槃后,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召集了五百僧众集结,最后由阿难凭着记忆把佛陀讲的佛法一部一部讲出来,由大家一起记录,最后整理成一部部经典的佛经,流传后世。所以到现在为止,每一部经文的开篇都有一句话:如是我闻,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或者在舍卫城讲经说法。接着后面就开始展开讲那部经文。“如是”,就是那时。“我闻”,指的是我阿难听佛这样讲,就是我那时听佛陀讲,他接下来的话就是在复述佛陀当时讲的佛法的内容。
一个合格的学佛人一定要破除心中的无明和迷惑,要用一个智慧的心在人间自度度人。
莲花童子师父
2025年05月11日
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,
感恩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,
感恩南无弥勒佛,
感恩南无大悲普光功德山佛,嗡吒哩嗦诃吽。
感恩诸佛菩萨及诸天善神。
感恩有缘的您一起共沐佛光,同沾法益,
暂无评论